院所动态
科主任的一天
管理求创新 医疗求满意 ——记影像诊断科主任周纯武教授 |
早晨7:30分,影像诊断科周纯武教授准时来到办公室。一日之计在于晨,这个时候头脑最清醒,作为国内最大,亚专业设置最齐全的影像诊断科主任,这么多年来,他总是早早来到办公室,利用头脑最为清醒和活跃的时刻,安排好每一天的工作。 7点55分,周主任来到影像诊断科读片室参加早读片,这是影像诊断科最具盛名的一个传统学习时间,周主任非常重视早读片,用他的话说:这是最宝贵的学习时间。早读片的每一个病例,都是读片医生花了大量时间查病历查文献精心准备的,大部分病例都是集CT 、MRI、B超及PET-CT在内的影像综合诊断的最佳体现,相关亚专业教授的发言,都是“金玉良言”,因此这也是年轻医生的最佳学习时间。为了让大家都能够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学习,多少年来,周主任以身作则,只要是在院内没有特殊的事情,都要参加。每次晨读片后,周主任都要对读片内容和病例进行画龙点睛的点评,使每位读片医生受益匪浅。 读片结束后,周主任及科里领导在会议室召开不定期班组长会议,讨论布置科里年终总结会议及评选岗位标兵等事宜。周主任非常重视科室民主管理,班组长以上会议就是科室民主管理的一个方面,凡是科里重大事宜,都要在班组长以上会议讨论通过,同时还要请工会干部参加,实行民主监督。今天的会议开得比较轻松,讨论了年终总结会的时间、地点。评选岗位标兵,周主任也很重视,他强调“评选岗位标兵一定要全体职工都参与投票,按规定选出科内同事公认的先进人物。”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检查预约时间,一直是周主任最为重视的事情之一,班组长会议结束前,周主任强调:“最近几天CT、B超的预约时间还是基本让人满意的,希望大家继续保持。我希望大家平时多辛苦尽量把工作做完,周末都能在家休息一下,但是如果平时加班还不能满足临床和患者需要,那么周末就还需要辛苦一下,预约时间一旦发生拖延就会越来越长,形成恶性循环,这是我们坚决要防止的。” 班组长会议开得简短而紧凑。回到办公室,周主任立刻与王铸教授商量制定提高报告质量制度的事宜。在周主任的倡导下,科内凡是遇到和每一位医生息息相关的事情时,就会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小组,成员为能够代表不同专业,不同年资的医生代表组成,大家在一起共同商讨解决,制定出一个既能解决问题又能照顾到各层面医生的规章制度,这是今年周主任在科室民主和优化管理上采取的新举措,是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王铸教授向周主任简明扼要的汇报初步意见稿的情况。周主任对初步意见稿表示满意,就细节问题又给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嘱咐尽早拿出合理的报告缺陷管理制度。 此时,周主任的门口已经有患者及家属等着周主任会诊。这些患者中大部分是临床医生专门要求请周主任会诊的。做为全国影像学界知名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他每天承担着院内外大量的会诊工作,同时也接诊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他常说:“我们影像科医生就是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服务的,绝不能辜负临床兄弟科室对影像诊断科的信任和支持。每一位影像科医生都要争取在临床医生和患者之间树立好的口碑,这是一名优秀的影像科医生必须注意和重视的。”在这方面,他为我们全科做了非常好的表率。 下午一上班,周主任又和相科室关领导碰了个头,商量布置下一年的科研工作和任务。诊断科是教育部国家重点影像学科、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乳腺学组组长单位、北京市医师协会放射医师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周主任是这两个学术团体的主委,领导全科在全国影像学界继续保持一流科研水平,是周主任的责任。为了鼓励大家搞科研,周主任强调要继续实行对SCI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的奖励制度,鼓励大家多写高质量的文章,多参加高水平的会议。周主任要求科内每一位医生在年初填写科研计划表,将科研工作量化细化,并作为年底考核的指标。 下午,周主任把在读的几位博士生叫到办公室。周主任是资深博士生导师,注重教学工作和研究生的培养,对于研究生,周主任的要求是首先临床技能要过硬,这是将来做一名好医生的基础;再者就是科研头脑要清醒,思维要敏锐,要紧盯本专业国内外最前沿的新技术、新科研方向,所做的课题一定要是学科前沿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东西。 和学生们谈完话,周主任又和临床科室专家谈论科室间科研协作问题,积极开展医院间、科室间科研协作是周主任一直倡导并支持的。在他的领导下我们科与院内外多家医院影像科室及我院相关临床科室联合共同完成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常见恶性肿瘤的早期综合影像学诊断》在内的的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院校级的科研课题。 时间总是在忙碌中悄悄溜走,已经快6点了,但今天周主任排的是质量控制班,这个班是为了适应日益增多的报告同时保持高质量报告水平而专门设立新的岗位。负责质量控制的是科内具有丰富经验的高年资主任医师,采取随机抽检的办法,审阅当天的影像报告,发现问题及时更正。看来有些工作只能留在晚饭后继续了。(影像诊断科 王勇)
|